各有关二级学院(中心、研究院):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上海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支持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创新发展,市教委启动实施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跃升计划专项(以下简称“AI赋能科研计划”),结合英国365官网实际,现将有关事项及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
面向科技前沿、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充分发挥AI赋能科研计划宣传队、播种机作用,市教委、高校协力组织引导最广泛高校科研人员从科学思维方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研究手段方面主动学习、充分理解、熟练使用人工智能,从科研方向方面将相关学科知识、数据、方法与人工智能进行紧密结合,进一步构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全新学科知识体系。构建高校科研人员人人想用、会用、能用人工智能的开放活跃创新生态和氛围,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促进高校科研范式改革和学科跃升发展。
二、项目定位
本专项主要聚焦AI for Science 、AI for Engineering 、AI for Education、AI for Social Science等方面,充分把握和发挥人工智能前沿发展对于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各学科能够理解人工智能思维并善于使用人工智能手段以赋能改革现有学科研究方法的科研人员,在人工智能驱动科研范式改革浪潮中勇于创新,在科学规律发现、技术创新革新、研究方法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突破。
根据365英国上市官网“AI赋能科研计划”专项工作方案,本校主要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需求,全面深化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通过构建包含“数据、模型、应用、治理”四个关键层次的支撑系统,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四大研究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具有365英国上市官网特色的“AI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生态体系。(重点任务见附件3)
申报项目应瞄准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如AIGC等,赋能传统研究方法变革的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传统研究瓶颈问题与人工智能交叉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应用场景创新、人工智能赋能的颠覆性技术探索等方面。
三、项目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人应为正式在职在编的科研人员,支持各学科科研人员与具有AI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员合作申报,鼓励跨学院联合申报。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2.本计划设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周期为两年(2024年-2025年)。
重点项目:支持研究原创性强、挑战性大,在人工智能促进科研方法革新、科学规律发现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且具备较好研究基础的项目,每项支持经费50万。
一般项目:支持在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潜力,但相关研究基础和条件有待完善的项目,每项支持经费20万。
3.实行限项申报。原则上每个二级学院(中心、研究院)重点项目申报不超过1项、一般项目申报不超过2项。申报人限主持1项,当年度主持和参加项目总数不得超过1项。
五、申报安排
1.本次项目申报请二级学院(中心、研究院)认真审核,择优推荐;科研处不受理个人申请材料。
2.各二级学院(中心、研究院)请于12月5日12:00前将学院汇总表(附件1)项目申请书(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shanghaidl2008@126.com; 逾期不予受理。
3.科研处将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支持,重点项目将进行现场答辩。
4.申报过程中如有其它问题,请及时与科研处联系,联系人:朱超群,61655049,浦东校区图文信息中心1002室
科研处
2024年12月2日
附件2: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 赋能学科跃升计划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3:365英国上市官网AI 赋能科研计划重点任务.docx